动漫与游戏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建设->动漫与游戏制作->正文

动漫发展史简介

时间:2023年04月19日 15:03    来源:    作者:    阅读:

中国动画发展史

一、诞生——意气风发

1926年,万氏兄弟(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

中国“动画之父”:万氏兄弟

1935年万氏兄弟又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在抗战之前,中国动画停滞不前,而是一味的模仿美国,而没有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东西。万氏兄弟的老大万籁鸣已经意识到中国动画制作的动画的结症,他在《闲话卡通》这篇文章中就检讨了这个缺点:“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

1941年,万籁鸣受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篇《白雪公主》启发拍摄了我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它采用了很多中国画的绘画方法,因为本片是黑白动画,在动画背景的绘制方面,具有很浓的水墨山水的意味,形成鲜明的民族文化和美术特色。时值抗战时期,万籁鸣选材西游,借孙悟空的形象表明反抗决心。当时,这部动画片由上百人画了一年半,胶片长达八千余尺,并在上海三家电影院放映,票房收入超过了当时放映的所有故事片。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正是在看了《铁扇公主》之后,放弃医学,奉万籁鸣为师,立志投身于漫画事业。

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

亚洲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

二、兴盛——中国学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动画经历了一段学习苏联的时期,使得这段时期中国动画虽有成绩却难有影响力。中国动画人意识到需要创立自己的风格,不约而同自觉地回到了中国美学的表现手法之中。

1955年,木偶片《神笔》诞生,这部作品创造了当时木偶片的辉煌,作品中马良鲜活的形象也从那时起深深地印入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心上。在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上,《神笔》获得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意义非常。

木偶片《神笔》剧照

1956年诞生的《骄傲的将军》,这部动画片借鉴了京剧脸谱搭配传统服饰的造型设计,创作性地揉入京剧舞台元素,自此开创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的先河。《骄傲的将军》中主角将军便是借鉴了京剧中的霸王脸谱,食客借鉴丑角,人物走路的步法也出自京剧。服装、背景、建筑、图案等等,也全部是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将军的出场、举鼎、射雁,直到最后的“临阵磨枪”,都可以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故事中找到影子。在将军仓皇逃窜一场还用上了古曲《十面埋伏》。

《骄傲的将军》

1957年4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他们制作的动画《骄傲的将军》成为“中国学派”创始之作。

1958年的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吸取皮影戏、剪纸的艺术特点,开创了我国新的美术片种:剪纸片。

1960年《聪明的鸭子》诞生,这是中国第一部折纸片。在第十一届吉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放映时,便受到一致好评。

1961年完成的《小蝌蚪找妈妈》,是一部经典的水墨动画片,创作后就拿下了世界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国际动画节——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的短片特别奖,被誉为“动画奥斯卡”。

《小蝌蚪找妈妈》剧照

1961-1964年由万籁鸣、唐澄执导的《大闹天宫》更是一部精雕细琢的精品,首先在原著本身具备的魅力加持之下,孙悟空的形象性格塑造得非常好,动画表现上也大放异彩,再加上当时国内动画人才充沛,制作阵容空前强大,可以说《大闹天宫》几乎代表了当时中国动画的最高成就。著名木偶片导演勒夕远赴捷克求学,他的《谁唱的最好》证明中国木偶片在技术上已经趋于完美,丝毫不逊西方。中国动画人研制出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后,接着又拍摄了剪纸片《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得生动丰满。剪纸片这一中国独有的动画片种不但为中国动画在全新的技术上增添宝贵的智慧和经验,更使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得到发扬。

《大闹天宫》

1978筹备次年生产的《哪吒闹海》,是中国第一部宽银幕长篇动画。在民族性格之、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人物设计和意趣创意显然还是走的《大闹天宫》的路子。好在《哪吒闹海》的成功算是给中国动画注入一剂强心针,中国动画迎来了一个复兴时期。重新找到中国动画的方向,即坚持从中国民族美学文化的传统中吸取养分,中国动画进入新的创作高潮时期,动画制作不但数量上增加很快,形式和题材也不断的创新。木偶片《阿凡提》故事是来自中国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睿智有趣的阿凡提采用真人的造型,颜色上来自唐三彩,给人奇妙又生动的感受。此外剪纸拍成的动画片《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渔盆》等等,以水墨画的意韵拍成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取材于敦煌壁画的《九色鹿》,画风借鉴敦煌壁画的《女娲补天》,借鉴云南民族图案的《火童》等等。而在中国动画的长片作品中,中国美学元素更是中国动画的标签之一,如《天书奇谭》的背景绘制,就大有中国古代绘画名家笔下的青山映聚绿水折痕的趣味。

可以说,中国动画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中国电影在世界上成就最高的类型之一,与中国动画人坚持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吸取养分,故事核心脱胎于民族性,文化之美与最具古典主义浪漫幻想气质相结合,才诞生了那么多至今仍为很多人念念不忘的文化精品。

三、衰退——外来冲击

80年代,中国动画水平此前处于亚洲前列,但一直缺乏市场化操作导致动画创作出现缓慢趋势,而与之相对的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外大量商业动画被引进中国,比如《变形金刚》、《米老鼠与唐老鸭》、《铁臂阿童木》、《蓝精灵》、《聪明的一休》等,国外动画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精良的制作技术迅速吸引了中国孩子们的眼球,从而对中国的动画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一背景下,中国动画人还是制作出不少尚能和外国动画一较高低的国产动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制作的《黑猫警长》、《三毛流浪记》、《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等出色的动画,这些动画以其贴近生活的人物场景设计,细腻生动的动作刻画,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至今仍任是我国80后的暖心记忆。


在当时,中国动画只有政府投资,然后由电视台采购,这直接导致没有更多资金注入动画行业,很长时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几乎代表了整个中国动画,迟滞的制作周期、技术上的掉队、人才的流失、产量的低迷,这一系列的问题纷至沓来,直接导致中国动画难以和产业化制作的国外动画相抗衡。
四 恢复-产业链完善

20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动画片生产的转折时期,中国动画片开始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的道路。90年代国产动画片的一大特点是大型动画连续片、系列片盛行。中国从影院动画、艺术短片唱主角,转入电视动画片大型化、连续化、系列化的国际潮流。在制作方面,3D和二维电脑动画发展迅猛。一条从策划、创作、营销到周边产品开发的动漫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2002年全国动画制作公司已有120多家,比上世纪80年代末的20多家,增加了5倍。动画年产量约20000分钟,电脑动画和网络媒体动画飞速发展。电视系列片《蓝猫淘气3000问》全部通过电脑完成制作,2001年推出的《小虎斑斑》是中国第一部全三维制作的动画片。各种动漫网站十分活跃,尤其Flash动画,已在青年学生和动画爱好者中流行开来。动漫创作和展播活动十分踊跃。动画教育发展迅猛,动画理论研究方兴未艾,文章著作层见叠出。

2004年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印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这是迄今对国产动漫产业而言最重要的政策。广电总局在《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电视台应实行制播分离,以培养现代动画企业,建立动漫产业链。

五 回归——不忘初心

2015年的《大圣归来》热映,就像当年《大闹天宫》一样万人空巷,让长期被人诟病的国产动画突然之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国产电影品牌,紧随其后推出的《大鱼海棠》、《哪咤之魔童降世》等动画电影更是异常火爆,人们又重新看到了国产动画崛起的希望。还有小荧屏的《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魔道祖师》,到大荧幕的《白蛇缘起》等等优秀的作品,就这样,中国动画历经了近百年起伏,正在一步步拾起过去中国动画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融合新一代动画人新技术、新观念,变化出全新的动画表达方式。动画片正以一种快速坚决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中国的动画产业依然在顽强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国产动画产业将会迎来美好的未来。